不久前日本大金宣布召回旗下53款空气净化器,召回原因为产品使用的除湿板发热可能引发火灾。但这件召回案与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没有半点关系:大金中国方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召回的产品是流光能系列的空气净化器,而在中国国内销售的流光能系列产品与本次召回的产品型号不同,并不存在隐患、不用召回。
大金空气净化器召回因型号不同而独漏中国没能让中国国内消费者有太多反应,原因之一当然是大金空气净化器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所致;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内消费者已经在常年被召回遗忘的过程中逐渐习惯了:2011年十月份,索尼因为在安全隐患在全球召回160多万台液晶电视,中国市场内制作预防性检查;更早的时候,夏普在全球召回48种冰箱产品,但不涉及中国市场;在同一年,同样是日系的东芝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了4.1万台的笔记本,中国市场又一次成了“幸运儿”,免于召回。
如果说因为产品出现安全隐患而召回的企业中有稍微“良心不安”者的话,那飞利浦勉强算是一个。2011年6月份,由于存在安全隐患,飞利浦宣布召回一百多万台已售的电吹风,中国市场赫然在列。但随后的实践证明,中国市场“非常不适合召回”:飞利浦所有召回产品需要消费者自己送往服务站,并且不预告具体的换货时间;更甚的是,飞利浦并没有在媒体上做任何有关召回的宣传,仅仅是在自家网站上贴出了召回通告,不知道这是不是想要投机取巧。结果是,很多消费者在计算成本之后发现拿原有的吹风机去换新的吹风机很不划算,于是飞利浦召回事件在消费者的成本计算中轰轰烈烈的来、悄无声息的走了。
那么外资家电为何在全球召回时习惯性的独漏中国市场呢?是真的如涉及企业所说,在中国市场上消费的产品都没有任何问题吗?也许中国国内的召回制度现状会给我们答案: 与行业内其他情况不同的是,国内召回机制目前仍旧非常欠缺,相关的召回管理规定也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没有制度强制性规范的中国国内市场让外资家电们看到了“希望”并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国内消费者的神经。
除了国内家电召回机制缺失外,不同的产品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叫法也让外资家电们钻了空子:同样一款产品可以在美国叫A、在日本叫B、在中国就叫C,如此一来,即便是美国的A出现了问题需要召回,也涉及不到中国的C,本质上相同的东西被“有心人”很好的利用了。
从述原因中可以看到,外资家电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召回事件中遗忘中国市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内市场本身,与产品太优质并无关系。面对这种境况,国内市场就应该一再忍让、成为习惯吗?
首先,外资家电产品之所以敢在中古试产如此放肆,就是由于召回制度缺失,因此制度制定应当是重中之重。相关的制度出台虽然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长期的市场发展必定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应该是由相关部门来完成并督导实施的。
其次,消费者要有意识的维护自己的权益。从前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无论外资家电召回时以什么理由拒绝在中国市场实施召回策略,国内消费者都会像没事儿人一样继续该买买、该消费消费,丝毫没有一个消费者在权益被侵犯时急需正义的劲头。
本文来源:慧聪网-家电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