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欧洲诸国也都提前进入寒冷时节,气温骤降,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霜冻,气温低至零下。仿若这个冬天已经提前来临。
奇怪的是2008年以来,全球气候“冷冬热夏”异常明显,而气候适宜的“春秋”两季时间却缩短很多。
据气象研究
表明,之所以出现这种极端天气形态,是因为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所致。
而墨西哥湾暖流是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要角之一,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剩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其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如果该气流停止作用,或将导致欧洲进入新的冰河世纪。
对于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气象局预测,“拉尼娜”现象已经有进一步增强的态势,寒冬可能持续到2011年初。
大洋彼岸的中国,自今年9月底,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致使我国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温度比常年偏低。
中国中央气象台10月5日指出,新一股冷空气将袭击上述地区,届时会迎来大风及降温天气,未来3天局部地区气温将下降8℃以上,一些地区更会有大暴雨。
联系到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受“拉尼娜”气候影响,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暴雪、冰冻袭击,所以不排除今年冬季会严寒更甚。
寒冷固然可怕,但受此影响带来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受损,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日前,大洋彼岸的加拿大已经出现了
小麦和油菜籽大量减产,幅度高达20%。除此之外,英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同样出现小麦大减产,粮食供应紧张的形势。
严寒带来全球大面积农作物减产,势必影响小麦、大米、食用油价格,而用于御寒的主要原料棉花也将出现需求猛增的局势。
尽管十一节前,我国出现棉花暴涨极不正常现象源自商家的蓄意囤货炒作,但在“千年极寒”影响下,棉花需求猛增的刚性需求,或将棉价推向另一个高峰。
与此同时,用于御寒过冬的能源消耗增量不在小数。数据显示,今年煤和天然气的产量同比并无较大增幅,因此煤和天然气的价格同样会出现上涨。而用于市民御寒的家电产品销量也会增加。
面对即将到来的物品供应形势,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则当提前谋划,运筹帷幄,做好御寒物品供应的宏观调控,指导相关企业做出生产结构调整,增加相关产品和原材料的生产供应。而此类企业,也将会在“千年极寒”的影响下,走出寒冷,走进春天。
为防止市场出现游资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监管部门也应做好防控、监察、打击的准备,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确保市民平安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