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间,国内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发布2018年前3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数据。前三季度,中国移动实现营运收入567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0.3%;股东应占利润950亿元,同比增长3.1%。在中国移动前三季度营运收入中,通信服务收入为51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6%,对上年同期收入采用新收入准则(IFRS/HKFRS15)口径静态测算后,通信服务收入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5%。
据媒体报道,这是中国移动近4年来营运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对此,中国移动在公告中称,“按照国家要求,本集团于2018年7月起取消流量‘漫游’费,产生显著的减收影响,加之大流量低资费套餐竞争加剧导致流量价值快速下降,本集团通信服务收入增长面临巨大压力。”
不过,对于中国移动的这番声明,北京移动用户陈先生并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中国移动“得了便宜卖乖”的可憎之举。在他看来,中国移动明显是在对国家“提速降费”的倡议进行抱怨。
在2015年4月14日召开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感叹我国“流量费太高了”,并要求相关部门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随后,在相关部门主导下,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出台了“提速降费”方案。
不过,陈先生认为,中国移动并未如实履行其“提速降费”承诺,并对老用户存在“杀熟”行为。
据陈先生讲述,他是中国移动的老用户,长期使用中国移动88元全球通套餐,最初套餐内流量仅为每个月300M,在三大运营商承诺“提速降费”后,陈先生曾在中国移动营业厅进行过一次流量升级,升级后每个月流量为700M。
根据中国移动10月22日晚间发布的2018年前3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用户平均每月每户手机上网流量(DOU)为3132M,而每个月700M的流量显然已经不够用。
然而,直到今年10月份,陈先生一直享受每个月700M的套餐流量,而目前中国移动88元全球通4G套餐提供的却是每月3G的套餐流量。很显然,陈先生遇到了“新老用户不同权”的区别对待,对于这一问题,在今年9月份国务院第八督查组举行的某次会议上,三大运营商还曾明确表态将严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10月22日,陈先生接到一通来自中国移动的推销电话,电话中女业务员提议为陈先生进行套餐升级,因考虑到每个月700M流量确实不够用,因此陈先生同意了对方的提议。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这里面居然存在着消费陷阱。
据陈先生讲述,当时业务员为他办理的是“畅享套餐订购有礼108档”,套餐含每个月300分钟全国主叫与3G流量,套餐的资费标准为每个月108元,但业务员并未明确告知资费标准。
10月27日,陈先生再次接到中国移动的推销电话,业务员向陈先生推荐每个月128元的套餐。直至此时,陈先生才知道前番套餐升级居然是“被消费”。
对此,陈先生第一时间致电中国移动客服人员,要求更改套餐,但客服人员表示,如果陈先生确实要更改套餐,需要其本人持身份证前往营业厅自行办理。
陈先生认为,中国移动没有认真落实国家“提速降费”倡议,对老用户“杀熟”,并且态度傲慢。
事实上,对运营商“提速降费”不买账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据新华网报道,国办督查室委托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的调查显示,受访的3400名用户中,今年以来月均手机资费支出上升的达45.5%,感觉基本没变化的占40.8%,感觉下降的只占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