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钱的事儿。
“靴子”终于落地。
北京时间9月18日,美国宣布自9月24日起对华2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 2019年1月1日起加征关税税率提高到25%。当晚,中国出手反制:24日起对进口自美国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5%-10%不等的关税。
这个回合,双方的手段都很耐人寻味。
美国:缓兵之计?
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美国7月11日的表态是统一加征10%关税,8月2日又将税率提高到25%,最终方案是9月24日至12月31日按10%税率征税,2019年起按25%征税。
业内人士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分析说,此举背后有多重考虑。
一是减轻对国内民众的冲击。美国国际法协会国际贸易法顾问李国刚表示,现在马上临近圣诞节和新年,美国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商品装点节日。为了不影响新年货物进口,不增加美国国内消费者负担,将年底前关税定为10%,可安抚零售商和消费者,减轻他们对11月上旬中期选举的压力。
二是给美国企业留足调整和适应的时间。
“分时段从低到高征税,可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美国的进口商寻找替代中国产品的新渠道,为下一步25%关税做准备。”李国刚说。
专门从事反倾销申诉的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必轩也认为,美国此举是在为国内进口商留出适应时间,“先试水,再逐渐加码”。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对华2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听证会上,不少美国企业都表示,考虑到中国在劳动力、基础设施、工作效率、产品的性价比等方面拥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他们几乎无法找到规模大、质量稳定的中国产品的替代来源,即使能也必须付出相当高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不过,在李国刚看来,此次2000亿美元清单中包含不少普通消费品,“针对这类商品,要寻找其他供货渠道,或者因产业转移而形成新的供货渠道并不难。那些真正离不开中国出口商品,或者会影响美国公共安全的产品,已经被剔除了。”
在最新征税清单中,共有297个电子、化工、轻纺、农业、健康和儿童用品税号商品被剔除。
李国刚提醒说,听证会上支持和反对征税的声音,并不代表现实中双方的力量对比。尽管听证会上反对声音占压倒性优势,但现实中支持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人更多。换句话说,如果仅仅根据听证会上的情况判断美国企业的适应能力,可能会产生误判。
三是给正在酝酿的中美下一次经贸磋商增加谈判筹码。
“一方面,这是给中国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关税税率是10%而非25%,又不至于给磋商气氛造成太大破坏。”李国刚说。
中国:定点打击?
中国反制,“身段”也很灵活。
与中国8月初公布的对美反制清单相比,此次加征关税措施有两个变化:其一,税率从此前的25%、20%、10%、5%四档变为10%、5%两档。其中,3500多个税号商品适用10%关税,1600多个税号商品适用5%关税。其二,税率偏中低水平,25%、20%税率没有实施。
关税税率不超过美国,表明中国此次反制仍是被动接招,没有主动升级事态之意。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称,中方本可以按原定计划,分25%、20%、10%、5%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现在,中国把实际征税税率定为10%、5%,均不超过美国关税措施,足见中国不想打贸易战,反制的出发点是希望以此促中美经贸关系回到正轨。
按不同档次征税,凸显中国理性、精准打击策略。
“事实上,中国可以选择统一按10%税率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但反制措施最终定为分10%、5%两档征税,这是充分考虑国内产业的承受力、民众的切身利益等因素之后做出的慎重决策。”高凌云说。
例如,此次反制措施中,B超、彩超诊断仪、肾脏透析设备等中国对美国需求较大的医疗用品征税税率为5%,有利于保障民众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需求;对部分化工产品等中间品的征税税率亦相对较低,不致对从美国进口原材料的中国企业造成太大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部分行业可能受到的冲击,官方此前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如提高机电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等。
高凌云称,今后官方料将根据对相关行业的监测情况,视情继续推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企业缓解关税措施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此次加征关税对中国国内的冲击可控。
但对一些美国对华依赖度较高、可替代性较小的产品,中国此次则施以较高税率,意在对美国施以更加精准的打击。此外,反制税率目前最高为10%,没有执行25%,也是为日后进一步反击留下余地。
磋商:to be or not to be?
中美本来正在准备进行下一轮磋商。上周中国商务部刚刚确认说,已收到美国关于贸易谈判的邀请,双方正在就一些细节进行沟通。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8日明确表示,美方执意加征关税,给双方磋商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希望美方认识到这种行为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并采取令人信服的手段及时加以纠正。
在吴必轩看来,美国此次先提出磋商然后又宣布征税,“大概是特朗普经商一辈子的惯用套路”,即刻意制造意外。本来相关听证程序即将结束时,外界普遍预测最早可能于9月6日宣布征税,美国却几天没有动静,此后突然说要磋商,让各方感觉征税有了变数。但紧接着,美国就开始散发和磋商相反的信号,最后宣布征税。
“联想到近几个月来的反反复复,不排除这是故意制造捉摸不定的感觉,为营造善变而变”,吴必轩说,“也许实际上特朗普早就拿定了主意”。
在双方新一轮关税较量揭开大幕的情况下,这次磋商还能不能举行,会否比上一轮副部级磋商有所进展,似乎还存在变数。
有外媒报道称,在美国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或将重新考虑是否还要磋商。
“看起来短期内通过磋商解决中美经贸问题可能性很小,关于这一点美国应该也有比较现实的判断。”吴必轩说。